发布时间:2023-08-12 来源:斯诺克直播球迷网
走进间隔四川威远县城约20公里的山王镇太平村工业文明广场,似乎跨进了威远煤矿业的历史长河,这儿的雕塑复原了威远煤矿开始兴衰的全过程,也使得人们能够重温煤矿工人的悲欢离合。
威远煤矿坐落太平村,1940年7月正式发掘,解放初期至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是四川省重要优质煤出产基地之一,继续出产时刻达70多年。
面临这座具有厚重历史意义和丰厚文明内在的煤矿,川煤集团决议发动“威远煤矿工业文明人文价值发掘与保存工程”,并于2018年11月开工建造。该工程将树立工业文明广场、陈列馆、电影院走廊和火车站广场。
在工业文明广场内,两个高高的井架矗立其间,相距10余米。而煤矿工人便是依托这两个井架进出井底。
在井架旁的一组雕塑则刻画了工人们上班前的情形。4名工人,围着一个正在焚烧的火炉做着上班前的预备,其间一人拿着井下作业的东西、一人穿戴衣服、一人坐在石墩上、一人盘坐在地上,4人似乎在议论当天下井的作业。
而在工业文明广场的美丽台面上的一组雕塑则雕刻了两名正在挥镐抡铲甩开膀子的工人。
再回到井架旁,两名工人正推着一煤车(一个铁包子下装有几个轱辘,工人称滚包)煤违背井架而行。在他们的右前方还有一辆机车拉着一长串煤车,满满载的也是乌亮乌亮的煤。
在起放工人的井架旁,一群工人完毕一天的作业,走出井底,他们的脸上没有疲倦,有的反而是打开的笑颜。
在离井架不远处还有一组雕塑充满了日子气息,一位长发潇洒的女士带着孩子到煤井边来迎候下班回家的老公,孩子快乐而又激动地伸手扑向父亲,父亲打开双臂打开胸襟半脆于地拥抱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除了这些展现煤矿工人出产日子面貌的一幕幕场景和一个个形象生动的镜头,在这个广场里还能看到从1944年一到2010年工人们所用过和保藏的皮带式传动车床、矿用防爆变压器、铣床、电动机、发动器、风机等几十种服务于井表里出产的机具。
上一篇: 资讯中心
下一篇: 【配套】七一一所首台自主研制防爆风机完结出厂检验